教师发展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教师风采第14期:坚守初心,创新赋能,感恩奋进
2025-06-19 16:44  

坚守初心,创新赋能,感恩奋进

个人介绍:刘钢,讲师,硕士研究生,2020年入职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师,兼教研室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十二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斩获校级一等奖;在 2025 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校级二等奖。指导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指导学科竞赛国家级三等奖5项,发明专利1项,SCI 论文1篇,CSCD核心论文6篇。这些荣誉不仅是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持续探索教学创新的动力源泉。

、深耕教坛,匠心育人

自投身教育事业四载以来,始终专注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主讲《工程流体力学》与《管道与储罐强度》等课程。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饱满的热忱深耕教学一线,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革新与课程改革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流体力学方程抽象晦涩、管道储罐强度理论复杂的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构建“理论-实践-前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精心遴选国内外油气储运领域的典型工程案例,如长输油气管道应力分析、大型储罐抗震设计等,将伯努利方程、材料力学公式等理论知识,巧妙融入实际工程问题的解析中;借助数字化仿真技术模拟真实工程场景,带领学生 “沉浸式” 体验油气输送系统运行与储罐建造过程,同时引入智能储罐监测等行业前沿动态,让静态的知识 “流动” 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工程思维素养,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油气储运专业人才的沃土。

二、创新改革,赋能发展

凭借在教学上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果。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投身其中,力求推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课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与创新能力培养难结合、实践应用和理论难连接”等问题,与团队成员共同遵循“五合”推动“三联”创新举措,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增设线上学习资源等模式,重构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参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有效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感恩学校助成长,谱未来教学之路

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心怀感恩。感恩学校搭建的优质平台,无论是教学资源的倾斜,还是各类培训机会的提供,得以不断提升;感恩领导的悉心指导,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键节点,为我们指明方向,助力突破瓶颈;感恩同事们的携手同行,在团队协作中,大家各展所长、互帮互助,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在科研中勇于探索,在人才培养中倾注心血,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