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日渐成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动力之源,高校教师也成为高校办学的关键。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逐渐加剧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回避市场经济的制约与冲击,并受到其衍生文化产业像影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和文化对高校教师思想及行为的渗透与影响,对此既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又不能曲意迎合,需要及时调整策略。
高校教师对周围人、事物的观点、看法、喜好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实现高校教师同自身关系的根本转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入脑、入心。要从尊重教师的个性出发,适应高校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新要求,探寻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路径,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应变能力,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
高校领导者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按照主体的需要和意志主动地、能动地、有目的地改造客体使之适合人的目的与需要的一种特性,具体而言,就是尊重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
二、从认识世界转变为改变世界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促进高校教师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之间求得平衡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解放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及以人为本理念启示我们,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实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向改变世界理念转变,需要坚持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要使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改变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的自身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关注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关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既强调教师的责任、贡献,又要把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要确立高校教师在高校办学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责任心和投放精力的多少。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我国高校来讲,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学校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对涉及教师的重要改革方案、政策的调整,要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实现教授治学,尊重和保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由现实走向前瞻
离开了人的现实发展,追求空泛的理想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脱离实际。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向前瞻性转变,需要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力求从观念、内容、手段、载体和机制等方面求新求变。比如: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趣味化、经常化和方式、方法多样化;通过选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高校教师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和教师自我教育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完整并富于创造性。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的依赖程度不但没有减弱还有加大的情况,“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买不起房,看病贵,学历提升和评职晋级”等现实困难,源自于现行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必须依靠理性的途径来改造和变革现实,逐步实现教师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力研究教师的现实目标与长远目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教师的政治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引导广大教师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又要结合教师的职业要求、道德规范,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